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招生就业 > 正文

招生就业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年招生简章
发布日期: 2022-04-28 浏览次数: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原计算机系)成立于2000年,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齐全、办学经验丰富、教风学风优良,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现有教职工49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44人,其中,博士(含在读)10人。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和网络空间安全三个本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专科专业。学院下设四个教研室和一个实验教学中心,配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物联网、微机原理与接口、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实训和电子设计与创新等12个专业实验室;多次承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国家级培训,并组织和参与了省级学科教师、骨干教师和行政干部的培训工作。

近年来我院教师在网络安全与网络技术应用、基于JAVA编程与开发、数据挖掘与数据库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物联网应用、计算机教学评估系统等方面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先后20余人次参加了《HTML5程序设计》、《JavaWeb程序设计》、《JavaSE程序设计》、《ASP.NET程序设计》、《无线传感网络》、《基于STM32的NFC开发技术》、《物联网云平台终端开发》等校企合作专业教师培训,拥有一支科研能力强、既精通理论又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师队伍。

学院专业建设贯彻学校“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建设理念,依据学校“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以培养学生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为重点,探索科学、合理、优化、先进的专业培养模式,强化专业应用与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在校生1607人,其中本科1081人;学院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开发能力,设有网络安全社团、创杰社团、科技创新小组等组织,学生曾获得第六届“赛伯特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一等、二等奖和三等奖,第五届“赛伯特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二等奖,山东省大学生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全国高校物联网软件应用创新大赛二等奖,第十三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山东赛区三等奖等荣誉。学生参与教师项目开发了《自动分拣系统》、《智能车辆诱导系统》、《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基于STM32的独轮车平衡系统》等多个系统。

2022年我院招生分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

本科层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

专业简介:本专业系学校改制后设置的首批本科专业,自2010年开始招生。本专业依托学校办学定位,适应国家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立足山东、服务全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师德师风、健全人格、爱国情怀、国际视野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厚的学科素养、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知识、突出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科学特长以及基础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并能胜任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及管理工作,成为不断学习发展的中学骨干教师。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数字电路、离散数学、线性代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教育学原理、基础发展心理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等。

就业方向:中学信息类课程教师、IT行业、通信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信息技术等相关工作。毕业生也可通过研究生考试,在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继续学习和深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范类)

专业简介:本专业系学校改制后设置的首批本科专业,自2010年开始招生。面向山东省经济与信息化发展需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旨在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具有良好科学素质、人文情怀及创新精神;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相关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组织协调、团队合作能力;能够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适合在政府机关、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的软、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应用维护、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电路与数字逻辑、离散数学、线性代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ARM体系结构与编程、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移动应用软件开发等。

就业方向:IT行业、通信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信息技术相关工作。毕业生也可通过研究生考试,在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继续学习和深造。

 

物联网工程

专业简介:物联网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院物联网工程专业是2015年3月经教育部正式批准的新工科类专业。本专业涉及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嵌入式技术等多项技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掌握物联网系统设计、开发的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够在物联网及相关领域从事物联网综合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实施、维护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传感器与检测技术、RFID原理与应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及应用、ARM体系结构与程序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物联网通信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等、低功耗与蓝牙设计、物联网系统开发实践。

就业方向:在通信、金融、商业、交通、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从事物联网规划设计,无线局域网组网,物联网应用编程,物联网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嵌入式,智能硬件设计和可穿戴设备的开发等工作;毕业生也可通过研究生考试,在计算机应用和物联网等领域继续学习和深造。

 

网络空间安全

专业简介“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是为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加快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而设置的本科专业。该专业为我校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本科专业,专业建设依托于我校现有的计算机类专业雄厚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办学经验,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建设理念,依据学校“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注重对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专业由数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网络空间安全的基本理论与关键技术,具备解决网络空间安全理论问题和工程问题能力,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政府、信息产业及其它国民经济领域从事信息安全相关的研究、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线性代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电路与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应用密码学、信息安全基础、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对抗、信息内容安全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政府、军队、公安、司法等国家机关从事网络对抗、司法鉴定、刑侦、公共服务、安全管理等工作;在银行、IT、金融、证券、通信、电商等公司企业从事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的技术开发、运维、管理等工作;在学校、科研单位、培训机构等教育科研行业从事教学、科研、培训、咨询等工作。毕业生也可通过研究生考试,在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继续学习和深造。


专科层次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专业简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文化科学素养、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程序设计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Python程序设计语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ARM体系结构与编程、JAVA Web 编程技术、移动应用软件开发等。

就业方向:机关、企事业单位、IT行业及其他需要计算机支持的行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专业简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文化科学素养、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程序设计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Python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Linux操作系统、网络设备管理、网络安全技术、JAVA Web 编程技术、移动应用软件开发等。

就业方向:机关、企事业单位、IT行业及其他需要计算机网络支持的行业。

 

图片:彭玉格

撰稿:魏荣慧 仇贵彤

供稿审核:李瑶

审稿:李绚

终审:赵青

 


上一篇:2022年烟台市百校千企云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