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招生就业

首页 > 招生就业 > 正文

齐鲁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5年招生简章

发布者:  时间:2025-06-25 22:40:18  浏览:

学院概况

01历史沿革

2000年齐鲁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成立,2010年更名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年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后两个学院合并运行,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院始终秉承“博学明道,崇德象贤”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致力培养应用型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人才。

02师资队伍

学院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四个本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专科专业。现有在校生1860余人,教职工70余人,其中博士及在读博士30余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0余人,教授10人(全职教授5人、特聘教授5人),泰山学者1人、泉城特聘专家1人,师资力量雄厚。

03发展现状

学院建有人工智能、学科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两个校级重点学科,现有山东省数据开放应用创新实验室、山东省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和教师发展智能科创平台、网络空间安全科研创新平台、信息科技创新教育平台三个信创新型实验室。学院近年来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00余篇,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级教学科研奖励、发明专利、软著等应用成果30余项。

学院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范类专业对接山东基础教育信息科技学科发展需求,以信息科技学科虚拟协同教研机制和毕业生发展跟踪指导机制为桥梁,创新基础教育信息科技师资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非师范类专业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创新“三贯穿、五依托、三评价”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2024年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统信学宫”专项人才培养试点院校。近五年,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7项。学院连续三年承办“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比赛省级决赛”等重要赛事,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190余项,其中国家级60余项,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学院高度重视社会性服务工作,先后与多家企业、基础教育学校、政府部门开展合作,探索“UPGS”合作机制,依托山东省教师教育协同育人项目,承担师资培育,推动博兴县等县区基础教育教师高质量发展,聚焦山东县域中小企业的数智化改造,发挥人工智能学科优势,不断探索推动县域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路径,社会服务能力逐年提升。

19F01

D3AF

专业介绍(本科)

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

本专业面向山东省基础教育,服务国家教育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基础、较强的中学信息科技课程教育教学能力及综合育人和终身发展能力,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思想和中学信息科技核心素养,胜任中学信息科技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区域骨干教师。核心课程:高等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概论、电路与数字逻辑、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等及教师教育类课程。就业前景:毕业生主要从事中小学信息科技及其相关课程教育教学工作。亦可继续深造,攻读计算机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0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新时代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组织协调、团队合作能力的计算机软硬件领域工程技术创新型应用人才,能够承担与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并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核心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电路与数字逻辑、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概论、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编译原理等。就业前景:毕业生主要从事软硬件开发、软硬件测试、运维工程师、系统架构师、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等工作。亦可继续深造,攻读计算机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0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春季高考)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新时代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组织协调、团队合作能力的计算机软硬件领域工程技术创新型应用人才,能够承担与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并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核心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概论、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编译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等。就业前景:毕业生主要从事软硬件开发、技术支持、系统维护、运维工程师、系统架构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等工作。亦可继续深造,攻读计算机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04网络空间安全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具备支撑和引领作用的专业型人才,掌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基本知识和关键技术,具备较强地工程实践和应用创新能力,可从事网络安全相关领城的软硬件开发、数据分析与管理、系统设计与运维等工作。核心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应用密码学、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信息安全基础、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原理与安全、网络编程技术、Linux应用与实践等。就业前景:网络空间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领域,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在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系统安全等方面的产品研发、系统运维、科学研究等工作,可为国家和社会的安全事业和重大战略贡献力量。亦可继续深造,攻读计算机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05人工智能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新一轮产业和变革科技革命需求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学生将系统学习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等基础知识,深入掌握人工智能算法设计、模型训练、系统开发等核心技术。毕业后,学生将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核心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人工智能数学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Python程序设计、数据采集与数据预处理、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基础、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与合成等。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从事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数据分析师、智能系统开发工程师、人工智能产品经理等职位。亦可继续深造,攻读计算机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专业介绍(专科)

01计算机应用技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文化科学素养、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程序设计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核心课程:高等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Python程序设计语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ARM体系结构与编程、Java Web 编程技术、移动应用软件开发等。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从事前端/后端开发、软件测试、系统运维、数据分析等IT技术岗位,也可进入互联网运营、数字营销、IT技术支持等相关领域。亦可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02计算机网络技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文化科学素养、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程序设计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核心课程:高等数学、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Python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Linux操作系统、网络设备管理、网络安全技术、Java Web 编程技术、移动应用软件开发等。就业前景:机关、企事业单位、IT行业及其他需要计算机网络支持的行业。亦可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编辑:于盛豪

审核编辑:韩硕琪

初审:刘树昊

复审:秦超

终审:杜建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