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学院简介

2000年齐鲁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成立,2010年更名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年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后两个学院合并运行,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院始终秉承“博学明道,崇德象贤”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致力培养应用型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人才。

学院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四个本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专科专业。现有在校生1860余人,教职工70余人,其中博士及在读博士30余人,兼职硕士生导师5人,教授10人(全职教授5人、特聘教授5人),泰山学者1人、泉城特聘专家1人,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建有人工智能、学科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两个校级重点学科,现有山东省数据开放应用创新实验室、山东省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和教师发展智能科创平台、网络空间安全科研创新平台、信息科技创新教育平台三个信创新型实验室。学院近年来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00余篇,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级教学科研奖励、发明专利、软著等应用成果30余项。

学院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范类专业对接山东基础教育信息科技学科发展需求,以信息科技学科虚拟协同教研机制和毕业生发展跟踪指导机制为桥梁,创新基础教育信息科技师资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非师范类专业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创新“三贯穿、五依托、三评价”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2024年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统信学工”专项人才培养试点院校。近五年,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7项。学院连续三年承办“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比赛省级决赛”等重要赛事,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190余项,其中国家级60余项,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

学院高度重视社会性服务工作,先后与多家企业、基础教育学校、政府部门开展合作,探索“UPGS”合作机制,依托山东省教师教育协同育人项目,承担师资培育,推动博兴县等县区基础教育教师高质量发展,聚焦山东县域中小企业的数智化改造,发挥人工智能学科优势,不断探索推动县域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路径,社会服务能力逐年提升。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5年6月12日